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中国新型城镇化难题:城市太拥堵房价过高

发布时间:2017-06-01 浏览次数:6597次

中国城镇化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一个国家。在城镇化如火如荼的当下,下一步将选择什么样的方向和路径?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上,中外专家学者给出了建议:通过深化改革,调整城镇人口结构;创新技术,把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延伸到中小城市;通过产业支撑,让城镇化开花结果。

专家们还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要避免并化解因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而导致的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推高实体经济发展成本等问题。

新型城镇化面对挑战

纵观中国城镇化的历程,硕果累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去年,中国城市规模和数量快速增长,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6年的57.35%,增长了2.2倍,可谓成绩斐然。联合国报告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一个国家,全球大概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是在中国。

但是,“在我们的城镇化中,大家知道城镇化率衡量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按常住人口衡量(如上是57.35%)。另一个衡量指标是按照户籍,现在只有41.2%,户籍的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就有一个差距,像一个喇叭似的。因此面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说。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认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核心是人口问题。而中国需提高人口素质之外,中国人口结构也不像过去那么有利了,因此中国不是人口数量问题,是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和人口素质的问题,这正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需要面对的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则从另一个角度在思考——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点在哪里?“我的答案就是大都市圈。”他说:“然而,我们面临着城市现在太拥堵、房价过高、人太多、空气不好等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城市政府有意无意把房价往高推。为什么这么搞呢,卖地有收入。但是,地价过高以后,成为生产运营各方面最大的成本。整个城市运营成本上去以后,反而没有竞争力,城市相当一部分产业可能会衰落。所以我说你是得到了一个卖地收入的芝麻,最后把整个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大蛋糕、大西瓜给丢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划算。”刘世锦说。

发改委“新掌门人”何立峰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结构性失衡之一就是,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一度带动了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进一步推高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本。”